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可不是写报告混日子那种
袁庚划蛇口建工业区遇阻,李先念:给你,你个老特务要上天入地了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新馆开张那天,我路过蛇口,顺手刷到新闻。八本厚书齐发,气氛热烈得像过年。讲真,这地方的历史还挺带劲儿,一开头就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挂嘴边的人,不多见。
袁庚这名字一出场,就自带BGM。1917年生人,打小进步青年模板。他干情报那会儿,可不是写报告混日子那种,是直接跟日本王牌部队斗智斗勇——波雷部队轨迹都能被他摸清。这操作,比电视剧还刺激。
还有1963年越南的“湘江计划”,国民党想搞刘少奇,他愣是给破坏了。这些事儿搁现在妥妥年度大瓜,但在当时,也没多少人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然后68年风云突变,被康生点名送秦城监狱,一关就是五六年。我寻思,这种人生起伏,要搁咱身上早崩溃仨来回了。他倒好,73年出来继续卷,还升职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长。一身正气和拼命三郎属性叠满,每次出国考察回来,都琢磨怎么改中国经济体制的问题。不服不行,人家是真用脑子琢磨国家前途的。
1978年的时候,他61岁,本该考虑退休养老喝茶遛鸟。但叶飞一句话:“愿不愿意去香港招商局打开个新局面?”说实话(哦,不对,这词不能用),总之袁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明明身体已经超负荷,还主动请缨。这精神头,现在年轻人都难找见吧?
关键来了:1979年的春节刚过,大伙还沉浸在饺子味里呢,他就跟着谷牧、彭德清去找李先念汇报工作。文件摊桌上一放,又掏出地图指着蛇口:“我们想划块地建工业区。”李先念看了一圈地图,“可以啊!”直接两根线画下去,把宝安县南头半岛根部圈出来。我脑补一下现场,那气氛估计比拍卖会激烈多了。
但袁庚也怂了一下,只要最南端300亩地,说怕资金扛不住。当时开发一平方公里土地要1亿块钱,全国上下也没几个企业敢拍胸脯保证能成。而且国家不给投资,全靠自己筹钱……这压力谁顶得住?他心里盘算盘算,如果胆再大点,是不是深圳格局又不同?
不过他说,“我要这么一小块蛇口,也是蛮大的一块土地”。其实吧,当时没人觉得这个决定有啥爆炸性影响,就是普通批地流程。但后来证明,有时候世界线转折就在这种犹豫和果断之间晃悠几秒钟……
免税进出口政策也是他争取来的,用的是国务院《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当场只等中央签字盖章,就能让这片荒滩瞬间变金矿。李先念批示的时候,那句“你们这些地下党同志,上天入地啦!”真的很有画面感。不愧是老革命,看透形式,也敢放权力出去玩命试错。“买船、建港的钱自己解决、生死存亡自己管”,听起来像极了创业公司老板丢下一句狠话跑路,让员工自由发挥——成败全凭本事吃饭。
2月2号上午才落实细节,然后各种部门迅速推进执行力拉满。但刚开始谁都不知道后续会咋样,因为最大的问题居然是:没人肯来干活!高风险、高强度、不确定性拉满,大部分干部宁可稳稳当当待原单位混资历,也不想冒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能力的基本全摇头,说白了就是怕背锅呗……
张振声搭班子一年零仨月后走人,这操作让袁庚百思不得其解。本以为大家都是革命战友,其实现实一点浪漫主义没有。“悬崖边羚羊群”的故事他说得挺狠,为下一代跳悬崖垫背,那是真的信仰加持才能做到吧?最后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扛下来,从此成了招商局前台人物+蛇口工业区总指挥,两肩挑千斤担,不服都不行!
1980年第五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成立,再往后海南也加入阵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才算正式启航。这段时间,各种乱七八糟的新鲜玩法层出不穷,比如著名标语“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据说也是他1981年来视察工地随口提出来的,现在连中小学作文素材库都有它的位置……但那时候讲效率、谈金钱简直逆天言论啊!
最逗的是,有学者后来写文章夸奖他说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实际操盘手其实是副局级干部袁庚本人,而且还是自下而上的模式推动成功。本以为主角光环该戴稳帽子,但老人家反而特别反感这种吹捧。他公开声明功劳属于集体智慧,还专门澄清别神化个人作用,更别把所有成绩归结于某一个区域或者单独事件——我看完差点笑喷,这是典型老派谦虚+倔强结合体吧?
2016年底99岁离世,在深圳闭眼的时候,据说脸上很安详。我偶尔翻旧照片,总觉得那个年代的人脸上都有一种执拗劲儿,好像什么困难都压不到他们一样。而且越到晚年越低调,对自己的贡献避之唯恐不及。如果换作现在流量明星肯定疯狂营销包装IP,人家却选择隐身幕后做无名英雄……唉,时代真是不一样喽!
讲真,每次看到这些传奇人物淡化个人色彩,都忍不住琢磨一句:如果你穿越回1979年的蛇口,你敢站在会议室抢300亩荒滩吗?留言聊聊呗,你选胆量派还是谨慎派?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网友评论,不构成历史结论,仅供交流探讨参考
我要配资-配资公司网站-配资炒股配资网站-配资平台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